【沾沾自喜什么意思】“沾沾自喜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自己取得了一点小成就或得到了一点好处,就感到非常满足、得意,甚至有些自满。这个成语带有贬义,常用于批评那些在小事上过分得意的人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沾沾自喜 |
拼音 | zhān zhān zì xǐ |
注音 | ㄓㄢ ㄓㄢ ㄗˋ ㄒㄧˇ |
释义 | 因为自己有一点成绩或好处而感到非常满意、得意,带有自满的意味。 |
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章邯因以兵降诸侯,项羽乃召诸将曰:‘吾闻楚虽三户能亡秦,然今卒困于齐,此其志不在小,不可轻也。’……于是项王大怒,遂斩章邯,而封其子婴为雍王。……项王既破秦军,入关,使人还报怀王,怀王曰:‘如约。’项王怒曰:‘怀王无功,何以得主?’遂废之,立熊心为楚怀王,复为诸侯所奉。……项王自矜功伐,奋其私智而不师古,谓霸王之业,欲以力征经营天下,故不能取天下。’”(后人引申为“沾沾自喜”的用法)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|
近义词 | 自鸣得意、得意忘形、沾沾自满 |
反义词 | 谦虚谨慎、戒骄戒躁、虚怀若谷 |
二、使用场景与例子
场景 | 举例 |
工作中 | 小李因为完成了一个小任务就沾沾自喜,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。 |
学习中 | 考试得了高分就沾沾自喜,不再努力复习,结果下次考试成绩下滑。 |
生活中 | 父母因为孩子考上了大学就沾沾自喜,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问题。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情感色彩:该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评价,表示对某人过度自满的态度。
2. 适用对象:多用于批评他人,也可用于自我反思。
3. 避免滥用: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应谨慎使用,以免显得过于主观或不尊重他人。
四、总结
“沾沾自喜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描述人在取得一点小成就后表现出的自满和得意情绪。虽然适度的自信是好的,但过度的自满可能会让人失去进步的动力。因此,在生活中应当保持谦逊态度,避免“沾沾自喜”,才能不断成长和提升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