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涕泗横流是什么意思】“涕泗横流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因极度悲伤、激动或感动而流泪不止的情景。这个成语形象生动,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,在文学作品、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应用。
一、成语释义
成语 | 涕泗横流 |
拼音 | tì sì héng liú |
出处 | 《左传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吾闻之也,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’孔子曰:‘然。’子路出,孔子曰:‘贤哉回也!’涕泗横流。” |
含义 | 形容眼泪和鼻涕同时流下,多用于形容极度悲伤或感动的情绪状态。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常用于描写人物情感强烈时的反应。 |
二、成语详解
“涕”指眼泪,“泗”是鼻涕,合起来就是“眼泪和鼻涕一起流”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情绪的极度激动,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境中:
- 悲痛欲绝:如亲人去世、遭遇重大打击时。
- 感动至深:如听到感人故事、看到感人场面时。
- 喜悦难抑:虽然较少见,但也可用于表达极度的喜悦。
在古代文献中,“涕泗横流”多用于描写忠臣、孝子等人物在面对国家大义或亲情时的情感爆发,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。
三、使用示例
句子 | 说明 |
他听完母亲的故事后,不禁涕泗横流。 | 表达对母亲经历的深切同情与感动。 |
看到电影结尾,观众们纷纷涕泗横流。 | 描写影片情节感人至深,引发观众强烈共鸣。 |
他为国捐躯的消息传来,百姓涕泗横流。 | 表达对英雄牺牲的悲痛与敬仰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泣不成声、泪如雨下、悲痛欲绝 |
反义词 | 喜笑颜开、无动于衷、漠不关心 |
五、总结
“涕泗横流”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,尤其适用于悲伤、感动或震撼等场景。其来源虽古,但在现代语言中依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,提升语言的丰富性与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