插标卖首
发布时间:2025-03-10 03:38:58来源:
在中国古代社会,有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叫做“插标卖首”,这是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典故。据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记载:“豪人之室,连栋数百,膏田满野,奴婢千群,徒附万计。船车贾贩,周于四方;废居积贮,满于都城。琦赂宝货,巨室不能容;金银财宝,巨贾无所用之。千里游遨,冠盖相望,乘坚策肥,履丝曳彩。此皆富者之物也。贫者则插标卖首,以求衣食。”
这段话描述了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现象,其中“插标卖首”是形容贫穷至极的人为了生存,甚至到了要出卖自己生命的地步。这句成语后来用来形容生活极度贫困,走投无路,不得不做出极端行为的状态。虽然这种状况在现代社会已较为少见,但“插标卖首”的故事仍然提醒着我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公平问题。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